當前位置:首頁 >> 業(yè)內動態(tài) >> 詳細內容
- 美國研發(fā)可以吃的傳感器能檢測身體的健康指標
- 來源:賽斯維傳感器網 發(fā)表于 2013/11/14
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傳感器技術也在不斷的提高當中,很多新型的傳感器都已經研發(fā)成功。像是可穿戴傳感器、納米傳感器、薄膜傳感器等都是新型傳感器。近日美國也研發(fā)了一種新型傳感器,這是一種可以吃的傳感器,是不是很驚訝呢傳感器還是可以吃的。
據悉,該傳感器僅有一粒沙大小,屬于一種新型的變形桿菌設備,能夠集成到一片惰性藥或者一片一般藥物里面。當傳感器進入人體的胃中后,完全跟胃液接觸,然后會根據攝入的時機傳達獨特的信號,最后傳達到電池驅動的貼片中,就能夠獲得各種生理和行為指標信號。最后再通過一個移動應用,就能夠看到相關視頻。
該傳感器本身并不帶電,感應器的金屬芯片已經設置好,而感應器充電則主要靠胃里食物的各種元素。當然該傳感器壽命有7天左右,最終會像高纖維食物一樣流出體外。這個可以吃的傳感器究竟有什么用呢?
該傳感器主要能夠監(jiān)控病人身體里的各項健康指標,如心率、體位和活動等。其最主要的應用則為更精確的診斷、幫助治療腸胃病。一顆小丸子就能夠頂替眾多醫(yī)院檢測設備,而且精確度和安全性都十分高,成本低,將會在醫(yī)療中有巨大的應用潛力。
轉載請注明來源:賽斯維傳感器網(echushu.com)
-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,謝謝!
技術文摘